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7月30日,他在社交平台上宣布,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附加一项未披露额度的罚款。特朗普表示,尽管印度是美国的朋友,但多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几乎为零,因为印度的关税过高,且存在严格的非货币贸易壁垒。他在另一则帖文中强调银河证券,美国与印度之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
这一举措意味着印度对美出口关税将超过越南、印尼、菲律宾、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银河证券。这使得今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时宣称的“印度在特朗普政府中有优先地位”的说法显得讽刺。
特朗普对印度加征关税的原因不仅仅是贸易失衡。印度是最早与美国启动关税谈判的国家之一,曾提出到2030年与美国的双边贸易达到5000亿美元,并大规模采购美国油气和军备。然而,这些提议并未奏效。
以越南为例,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046亿美元银河证券,远高于印度的457亿美元,但美国对越南加征的关税仅为20%,低于对印度的25%。这表明问题不仅在于贸易顺差,还涉及政治利益。
农产品问题是美印关税谈判的主要障碍。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农业损失至少270亿美元,美国强烈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印度莫迪政府因未能实现农民收入翻倍等承诺,在农村地区的支持率下降,难以接受美国的要求。此外,数字税问题也是谈判的一大障碍。印度对年营业额超过26万美元的企业征收2%的数字税,这对美国科技公司影响较大。
除了关税谈判,美国还在地缘政治层面挑战印度的自主权。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额外“罚金”,理由是印度大部分武器装备从俄罗斯购买,且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买家。这是美国首次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额外“罚金”,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将关税谈判作为地缘工具。
长期以来,俄罗斯是印度武器装备的最大卖家,尽管近年来俄制装备占比下降,美国仍不放过印度。印度购买谁家的武器本应自主决定,但特朗普的措施部分剥夺了这种自主权。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也是如此,特朗普用“罚金”警告印度,不按美国指挥棒行事就会被制裁。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印度妥协空间不大。莫迪虽然在2024年大选中胜出,但其所属的人民党在议会失去多数席位,莫迪没有太多让步空间。此外,特朗普政府追求“美国优先”和双边大国关系,印度的国际战略地位有所下降。特朗普高规格接待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穆尼尔,进一步削弱了印度的地位。
印度或许能在停征美国科技企业数字税、购买美国能源和军火等方面作出让步,但这与特朗普要求印度开放市场和改变外交战略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银河证券,即使未来特朗普下调对印关税,幅度也可能非常有限。对于莫迪来说,当前状况对其政治权威是巨大考验,也提醒人们要警惕美国在对印谈判中将关税问题当作地缘工具的做法。
惠融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